为大家详细讲解棒球里这些字母背后的含义
打席(PA):一名打者上场打击的次数,包括牺牲打,保送和触身球都会被记录在打席之中。一名大联盟的主力球员一个赛季一般会有500个打席左右。打数(AB):一名打者上场打击的次数,但是并不包括牺牲打,保送,触身球和野手犯规,因此打数必然小于打席。
得分(R):一名球员在上垒之后,在这半局结束前按顺序绕垒一圈回到本垒便得一分。而这也是衡量一场比赛胜败的唯一数据。一名优秀的大联盟打者,一个赛季一般都可以跑回100分。
安打(H):安全打击的简称,包括一垒打,二垒打,三垒打和全垒打。一名顶级的大联盟打者一个赛季能取得200支安打。如果生涯能够取得3000安打的里程碑则被认为是肯定的名人堂球员。
全垒打(HR):全垒打分两种,一为场内全垒打,即击出的球还在场内,但是在防守球员将球传回来之前绕垒一圈,另一种为场外全垒打,即为将球击出全垒打墙以外。一名优秀的大联盟打者一个赛季能够取得30支以上的全垒打。如果生涯取得500支全垒打的里程碑则被认为是名人堂球员。但是在死球时代(1920年以前),因为用球不同,击出全垒打比现在困难很多,所以那个时代的全垒打数据与今日有很大不同。
打点(RBI):即在自己的打席中通过保送,安打,牺牲打甚至是滚地球出局让己方的跑者跑回一分。一名优秀的打者一个赛季能取得超过100分的打点。
盗垒(SB):一名跑者在垒上的情况下,在投手投球时冲到下一个垒包。一名速度快的跑者一个赛季能取得40次盗垒。
盗垒失败(CS):当盗垒时被对方野手触杀则被记为盗垒失败,是一名跑者不愿意得到的数据。(失败嘛大家都不想的)
保送(BB):如果一名投手对一名打者投出四个坏球,则该打者将被保送到一垒。
三振(SO):如果一名投手在一个打数中对一名打者投出三个好球,且在第三个好球时,打者并没有击出界内球或界外球,则被记为一个三振,打者出局。这是一名打者极不喜欢的一种出局方式。
垒打数(TB):计算公式为一垒打数乘以1加二垒打数乘以2加三垒打数乘以3加全垒打数乘以4。
滚地球双杀打(GDP):这是打者最不愿意遇到的技术统计,这代表着打者击出滚地球,被防守方制造出双杀打。等于说坑了自己又坑队友。
触身球(HBP):顾名思义,即是投手投出的球打中打者的身体,且打者没有挥棒且有躲开的倾向。如果触身球发生,打者直接上一垒。
牺牲触击(SH):打者通过触击让跑者前进到前一个垒包。只可能出现在零出局或一出局的情况下。
牺牲打(SF):击出牺牲高飞球,让己方跑者跑回本垒得分。只可能出现在零出局或一出局的情况下。
故意四坏球(IBB):当投手因为将要面对的打者实力强大或者该打者之后的打者水平较弱而不愿意面对某名打者的时候,捕手会站起,让投手投出四个坏球,保送该打者。多用于比赛的关键时刻。(也叫敬远)
以上的几个数据在统计生涯数据的时候是将其生涯每个赛季数据相加。
打击率(BA):一名打者的安打数除以打数得到打击率。所以这是以小于零的小数的形式出现,且若是小数点左边是零,美国人的习惯是不在小数点左边标上“0”这一个数字。一名不错的打者的打击率为.300以上,.300若是被记录成中文,将会被记成三成。以此类推,如果是.365的打击率,记成中文将会被记为三成六五。打击率,全垒打数和打点数被早期棒球认为是最重要的数据,如果一名打者在此三项数据中领先联盟,将夺得打击三冠王的称号。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