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快跑和慢跑的跑姿,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动图。这是一个长跑运动员和短跑运动员的跑步腿部轨迹,可以明显的看到短跑运动员提膝的动作非常明显,脚尖在重心下方点地,几乎没有脚跟着地的片刻;右边的长跑选手跑姿则明显的特点就是重心没有那么高,向前提膝的动作幅度缩小到了最省力的幅度,全脚掌着地。
两个动作产生区别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速度快慢的原因
为什么短跑运动员相对于长跑有很明显的脚掌先着地特点呢?排除错误跑姿之外,主要的原因在于速度上。跑步速度的快慢由步频和步幅决定,步频的快慢达到一定程度后便无法再快,即便是短跑运动员,步频也不会超过300(苏炳添步频约每分钟288步),所以,在最后拼绝对速度时,更重要的是步幅,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正来源于此,他们利用腰腹力量的能力堪称一绝,下面,我们来看看张培萌在前一段时间的小短片。
可以看到,张培萌在单脚跳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着高速运行,这就来源于他的腰腹力量和下盘支撑力。所以,跑步,腰腹力量甚至要比腿部力量更重要。
2、省力原则与高效原则
短跑运动员的目的在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终点,所以要运用全身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向前,当然也要以腰腹力量为指导,但是腿部力量也要起到关键作用。
但是长跑、慢跑就不同了,它更多的在于省力原则,在长时间的跑动过程中,如果想保持体力充沛,就要完美的运用髋胯腰腹的力量,尽量让腿步不用力,这样一来才能持久续航。但是有一个原则是不变的,那就是在重心下方落地,保证在跑步过程中不受阻力,而且时常注意在中心下方落地的话,久而久之便会自然形成脚掌先着地的效果。
跑姿没有最好的,但有两个原则是不变的。
我们经常为了脚掌或脚跟先着地的选择而纠结。时常难以琢磨那些电视上看到的优秀跑姿究竟是怎么保持前脚掌着地的,到底应该学,还是不应该学,自己的跑姿到底要不要改?
这些困扰自己的问题甚至严重阻碍了自己正常的动作越想越不会跑了。我们来分析正确跑步姿势到底是怎样的。跑姿各不相同,但一定要保证两个原则。
塞拉斯·吉普鲁托,肯尼亚长跑高手,1984年出生,知名老将,他的场地3000米PB7分32秒25,5000米PB13分02秒86,万米27分26秒31。路跑10公里27分28秒,半程马拉松PB59分39秒。
今天,他将为我们展示科学跑姿,以3D的形式展现。
实际上跑姿有最重要的两点要求。
第一,保证脚在身体正下方着地(这也脚掌先着地的正确方式,长时间注意自己的着地脚是否在中心下方便可以自然而然的学会脚掌先着地的跑法。);
第二,保证核心力量推动身体(决定步幅的关键)。
我们再来看几组动图
跑步必须做到的就是上身的挺拔。因为这样才能更畅快的呼吸。还有,上身的挺拔能有效的消除疲劳感。
看看世界顶尖选手的动作,不论体力下降到什么程度,都一定是保持着挺胸的状态,这对所有跑步爱好者都适用。
跑步伤腿,大家都很清楚,尽量的减少腿部的受力,可以有效的降低腿部受伤的几率,所以,尽量去感觉和尝试送胯,这样会使整个跑步过程更轻松。
不管是快跑还是慢跑,虽然形式上不同,但是核心理念相同,那就是利用核心力量增大步幅,大部分专业运动员不论快慢都会自然的用脚掌着地方式,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脚掌着地必备三要素。
1、空中位移的长短、垂直浮动的高低
我们经常会说步幅,但对于跑步来说,步幅这个词描述的并不全面,他更适合于描述走路,跑步是有腾空的,是有空中位移的。上面我们说过,自然地跑姿会有脚尖空中的上翘,而如何把上翘瞬间转化为脚掌触地,当然就需要空中的作业了,“步幅”越短,越没有时间改变上翘,由此导致脚跟着地也是必然。
但是速度选手不然,他们凭借着长距离的前蹿和腾空高度,在空中完全有时间自然地跟随重力改变上翘为下压,以脚掌着地。这也是短跑选手为什么是绝对以脚掌着地的原因了。
2、腿部前后摆动的角度适中;
贝克勒是大家公认的后撩腿第一人,他的后摆幅度让他的双腿像钟摆一样前后自然做功,并且,如果想用脚掌着地,着地的地点必须在自己的身体正下方(如果永动机成为可能,那么他绝对是最会用力的长跑运动员)。
业余跑者在跟随一些专业名师学习跑步的时候也经常会学习到后撩腿的重要性,只有在跑步过程中脚跟尽量踢向臀部,脚尖不要超过重心,才能逐渐的完成标准动作,让跑姿显得更漂亮。
3、整体力量保障
当然,一切运动和姿势离开力量都是空谈,跑步这项运动虽说是腿如车轮一般的运转,但他更注重的是整体力量的保证,核心力量的强大,没有强大的腰腹力量,是没有办法做到前面两项的,更别谈脚掌着地了,所以,力量训练是跑者的必修课。
当然,我们普通跑者不要太在乎着地方式,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准则。唯一确定的是:跑步,要目视前方,把胸打开,上身微向前倾,让重力起到作用,小臂带动大臂,以腰腹为核心,髋胯带动双腿,让所有动作一气呵成,把跑步当作跳跃,而不是走步,让全身放松,用最小的力做最大的功,这就是正确的跑步动作。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