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短跑名将苏炳添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的3000米跑步成绩:“尝试改项目3000米,13分38秒!!!应该是失败了(捂脸)”。而他的这一成绩,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因为这样的长跑成绩,即使对于业余跑者来说,都有点“麻绳提豆腐——提不上手”。
短跑飞人的长跑成绩,让很多人产生“优越感”
在苏炳添的微博下面的评论中,有些人着实刷了一波“存在感”,因为他们的长跑成绩,好过了短跑飞人。有位网友说道:“我们警校的教官批评过我们男生,跑不进13分钟内还好意思发朋友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人大秀优越感:“怎么说呢……原来国际健将也跑不过我一个练一千五百米的体育生啊?”
当然,也有专业长跑人士现身说法,不过他着重做了不同项目的对比:“加油哇!马拉松运动员的我:3千米,8分35秒(仅一次在此跨界炫耀)不要见怪哈。一起跑起来。(我100米比你慢3秒多)……”
最有意思的里约奥运会竞走冠军刘虹,她向苏炳添打趣道:“苏神练练竞走吧,说不定可以更快一点儿(嘻嘻)!”与此同时她晒出了自己中学时运动会的成绩,3000米竞走12分18秒18,比苏炳添的3000米跑快……
“术业有专攻”,短跑和长跑完全是两个项目
对于苏炳添的评论,有一些是正常的玩笑;有一些却明显让人感受到了几丝不屑,仿佛作为专业田径运动员,苏炳添就应该长跑也要跑很快,跑得慢说明体能不行似的。
实际上,我们要相信“术业有专攻”的正确性。就像苏炳添这样的短跑飞人,他在短跑项目上早就创下了惊人艺业,成为跑进10秒以内的第一位亚洲人;而短跑和长跑,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项目,不能放在一起去比较。一个是考验爆发力,一个是考验续航训练的要求和手段不可能一样。
有专业人士也提及,大部分短跑运动员12分钟3000米应该还是能跑到的,而不少短跑运动员也会用长跑来进行体能训练。不过,对于不同运动员而言,体能训练也是因人而异,不会一刀切般去进行长跑。再考虑到苏炳添如今已过30岁的“高龄”,跑出这样的3000米成绩也不是不可理解。
不专业的悲剧,“体能困难户”凭什么不给踢球?
说到这里,本文的重点来了!其实,很多人的“质疑”,恰恰暴露了“不专业”的评判在中国体育界依然有市场。而当年的甲A,让很多人闻风丧胆的“12分钟跑”,此次也被人拿出来说事了——苏炳添的成绩,比甲A的一些“体能困难户”还要差。
当时规定,12分钟跑及格线是3100米,生死线则是2900米。球员要在12分钟跑达到3100米才能拿到联赛上岗证,而成绩在2900-3100米之间的可以获得补测资格。如果成绩不到2900米,则直接取消那个赛季参加职业联赛的资格。
但,当年的一些“体能困难户”,踢球差吗?恰恰相反,不少人都是球场上非常有特点的球员。而残酷的体能测试,动辄剥夺足球运动员踢球的权利,这样的评判,才是体育届的悲哀。
1994年甲A元年,江苏迈特队最终降级,队中的头号球星、国脚李红兵未能代表球队比赛是主要原因之一。而李红兵,就是在12分钟跑中“折戟”的。除了“红兵”,还有“红军”。效力于吉林队的国脚李红军,也在那一年的体测中“倒下”了,多年之后接受采访时,李红军依然耿耿于怀:“你说,12分钟跑到底有什么用,通不过就要禁止球员一年的参赛权利吗?这不跟吃兴奋剂一个罪过了吗?一个足球运动员,巅峰期就那么三五年,这不是毁人青春吗?”
同期亚洲前锋中的佼佼者郝海东,也是一位著名的“体能困难户”;来自武汉的高中锋蔡晟,同样面对12分钟跑“苦不堪言”。
好在,12分钟跑的体测评判,因其落后和不专业,后来退出了中国足坛。
12分钟跑不过关,不影响上述球员在球场上的能力;就像苏炳添的3000米一样,他即使跑得再慢,也不会让他的短跑成绩失色半分。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