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1/4决赛战胜巴西女排,刘晓彤犹如一道金光,在赛场闪耀,她也因此一战成名。
中国女排夺得奥运金牌有她一份功劳。
在球迷看来,她是“劳模”,在场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媒体看来,她待人真诚,从不摆架子。
离开母队八一队后,国内参加联赛时间最久的王琳转会到北京队。同是北方人,性格相仿,这一点让她和刘晓彤很快相熟,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识于微时 经历类似
王琳比刘晓彤年长5岁。
早在2002-2003赛季联赛中,王琳就已经在赛场上崭露头角,彼时17岁的她在场上毫不胆怯,永远充满斗志。
她在陈忠和时任主教练时先后2次入选过国家队,第三次入选国家队时是由蔡斌担任主帅。
正是那一次集训,让王琳与刘晓彤有了接触的机会。
“参加联赛的队员我们基本上互相都知道,只是在不同的队伍,可能很多队员不太熟悉,加上我和刘晓彤不是一批的运动员,我和薛明是同批队员,一起进的国少队与国青队,刘晓彤比我们小了两批。”
第一次担任主教练的蔡斌也招揽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运动员观察,19岁的刘晓彤在集训后期来到了队中。短发、话少、训练勤奋,看到刘晓彤的第一眼,王琳就注意到她的几个特点,“第一感觉就是她扣球挺猛的,说话挺直,一直笑呵呵的。”
那次集训时间不长,她们俩最终都没能留在队中,两个人的缘分也只能待来日再续。
2015年7月,王琳加盟了北京队,让她和刘晓彤的缘分重新续了起来。
作为北京队的核心队员,刘晓彤热情招待王琳,很是贴心,让王琳对北京队倍增好感。
“我和北京队是合作关系,毕竟北京队不是我的母队,晓彤对我的关照能够帮助我更快地融到队伍中。”
说起来,王琳与刘晓彤有很多相似点。
她们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都是从学校被选入专业队,共同话题比较多,“而且我们说话各个语境方面差不多,让我有一种熟悉感。”
在训练场和比赛中,刘晓彤是队伍不可或缺的核心队员;在生活中,她又是润滑剂,不仅是主教练与队员之间的桥梁,也能让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相处更融洽。
球场上各抒己见差点吓坏小队员
两个北方人,彼此说话都敞亮,没有遮掩。
对于自己和刘晓彤的相处模式,王琳总结道:“我们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在工作方面说话直接,但互相之间没隔阂,不会有误会,相处起来很舒服。”
排球是集体运动,依靠的不仅仅是攻传配合,拦与防之间的配合也很重要。对于司职主攻的刘晓彤,与担任自由人的王琳来说,她们之间配合更多的是拦防之中线路的配合。
刘晓彤与王琳激情庆祝刘晓彤与王琳激情庆祝
训练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画面——
在练防反时,刘晓彤会对后排的王琳说,我拦住直线,你防吊球。
有时候,王琳也会提出建议,“晓彤,你拦斜线。”
刘晓彤会半开玩笑地回应:“我拦这条线,那还要你自由人干嘛?”
王琳也“不甘示弱”,“姐姐我年纪大了,你多承担点!”
玩笑归玩笑,该坚持自己的观点时她们也互不退让。
一次,她们在场上为了一个防守的点争执起来,双方都想尽善尽美,表达观点之时音量难免会失于控制。
“小队员还以为我们在吵架呢,都吓得不敢说话了。”
这都缘于她们对于工作的那份责任,“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都是为了起球,所以会不断地进行沟通。”
训练场上气氛僵住了,尴尬了,也只是短时间而已。
一个回合结束了,主教练让队员休息片刻,她们会坐在长板凳上重新讨论,互相都了解对方的本意了,击一下掌,问题完美解决。
球迷看到的刘晓彤与王琳在球场上多次防起重扣的场面,皆因她们对训练质量的精益求精。
好闺蜜的相处模式是这样的
王琳记得很清楚,2018-2019夺冠的这个赛季,刘晓彤在一场比赛中“急眼”了。
“那场比赛对我们进四强很关键,所以一定要拿下来。”
因为比赛激烈,体能消耗较多,队中的另一位核心队员曾春蕾出现了抽筋的迹象。队伍主要的一传体系就只剩下刘晓彤与王琳在场上。
局间休息时,刘晓彤跑到王琳面前,意志坚定地大声说道:“姐,没人了,就咱俩了,一定要顶住这场球啊!”
刘晓彤的膝关节和肩有伤,在训练与比赛中难免会出现疼痛感。
王琳见到刘晓彤表情不对,就会第一个问她:“你能坚持吗?要不我让教练换人?”
多少次了,刘晓彤的回答都是一样,“没事,我能坚持。”
局面紧张的时候也需要小玩笑来调节情绪。
“晓彤,你看我头顶上是什么?”王琳调皮地问道。
刘晓彤看一眼后茫然问道:“是什么?”
“‘皇冠’!”王琳笑了。
隔了几个球后,北京队队员发球,王琳故技重施,“晓彤,你看我头上的‘皇冠’歪了吗?”
刘晓彤尽力配合,“没歪,没歪,你放心。”
输球的时候,她们会在赛后叫上任凯懿互相吐槽对方,发泄情绪。
“这个时候,主教练肯定比队员更难受和郁闷,所以我们不想去打扰教练,自己消化。”
吐槽的方式和“斗地主”一样,轮流“坐庄”。
“一般情况就是我吐槽晓彤,凯懿在一旁帮腔,然后换我们一起吐槽凯懿。她们吐槽我的次数比较少,因为我是姐姐,她们得‘收敛’一点,但我吐槽她们时可不会客气。”
“晓彤,你今天扣的什么球,怎么才得这么几分?”
“姐,你要多防两个球,我们可能也不会输了。”
互相吐槽,然后一起笑叹怨尤,这就是好队友兼好闺蜜的相处模式。
“跟她接触过的人就会明白她的好”
和刘晓彤做闺蜜的这几年,任凯懿总结了她身上的一些优点——“成熟、稳重、踏实,帮我分析问题的时候想得比较多,比较全面,而且很好相处。”
上个赛季联赛最后一场对阵广东恒大女排的比赛,刘晓彤因伤缺战。任凯懿首发出场,但表现不佳,被替换下场。
进攻受挫,她第一个“寻医问诊”的对象就是刘晓彤,“她和我分析了很多,比如对方的防守阵型以及心态,也分析了我的心态,建议我改变进攻思路与打法。”再次出场时,任凯懿采用了刘晓彤的建议,效果不错。
任凯懿(右)也是刘晓彤在北京队内的密友 任凯懿(右)也是刘晓彤在北京队内的密友
“她对所有人都是有说有笑的,有礼貌,并不会因为她有什么头衔而改变。”这是任凯懿最敬重刘晓彤的一点。
在王琳看来,刘晓彤就是训练场上的“老实人”。
“她训练从来都是踏踏实实,不会偷懒,她不是会偷懒的人,她想的是我可能条件不如别人,我就要更勤恳地训练,少练一组就觉得亏。”
每一次从国家队完成比赛任务、回到北京队后,刘晓彤在训练上的自我要求并不会降低,她还会督促王琳设立目标,“练体能很枯燥,我们这些老将都是要靠体能来支撑技术,晓彤一直对我说加油。”
“她累吗?肯定也很累 。虽然我球龄比她长,但她的经历更多,经历过很多的比赛,她还想让我设立更远的目标,让我对胜利更渴望。”
另外,王琳一直认为刘晓彤为人很正派,“我觉得一方面是她从小家庭受到的熏陶。之后,她去了重点中学,周围的文化对她也有一定的熏陶。再之后,她进入了北京队、国家队,在运动队中也接触、学到了很多东西。郎指导说过,要想打好球,先学会做人。”
刘晓彤、王琳与任凯懿 刘晓彤、王琳与任凯懿
不管是接触过她的教练、队友、媒体,聊到她都会赞赏有加,即便没和她接触过的球迷,对刘晓彤也有自然而然的好感。任凯懿笑着说道:“跟她接触过的人就会明白她的好。”
即使已凌绝顶 她还想再爬升
王琳说,一名女运动员,30岁是一道坎。
她深有体会,“一般来说,女选手在这个年纪,随着逐渐变老,体能会下降得特别快。”
今年2月16日,刘晓彤迎来了自己的30岁生日。她也来到了这道坎前。
王琳坦言,目前是刘晓彤职业生涯最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不仅是队内竞争,更是她与自然法则的较量。
“自由人这个位置年纪越大越吃香,但攻手靠的是身体机能。”
虽然从未交流过东京奥运会前景几何,但王琳知道,刘晓彤想冲击这个名额,“即使登过顶,她也还想去。我知道她想冲击这个名额,特别想冲击。如果能连续参加奥运会,对一名运动员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王琳记得,刘晓彤在里约夺冠后和她说过,在备战的日子里,她“没想那么多,只是踏实练好每一天。”
她相信,这位好友如今在做着同一件事情。
和之前一样,只要刘晓彤在国家队,王琳和她的联系就会很少,“我知道在国家队训练有多累。我们不联系不表示淡忘了对方。我只是想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沟通,我希望她能幸福和开心。”
3月,在东京奥运会是否推迟举办悬而未决时,王琳给刘晓彤发送了一条信息,内容是:“如果奥运会推迟了,你又可以打更多的比赛了。”
刘晓彤知道这是王琳的玩笑话,也用轻松的语气回复道:“求你不要乌鸦嘴。”
刘晓彤(左一)与王琳(右二)和朋友们在一起 刘晓彤(左一)与王琳(右二)和朋友们在一起
真当奥运会被推迟1年举办宣布后,王琳想得很多,“现在内部竞争激烈,谁都有机会去奥运会。晓彤自然会有压力,现在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保持状态的同时,控制伤病,防止新伤病的出现。”
在今年1月打完联赛最后一场比赛后,北京队进行了一次聚餐。之后,王琳回到了包头。刘晓彤则终于有时间陪家人,同时为集训做准备。
因为没有确定是否还会参加下个赛季联赛,这对闺蜜下次何时见面还不知何时。
但王琳每天都会在心里为刘晓彤加油,她深谙刘晓彤个性坚韧,意志品质与抗压能力皆强,希望好友能在职业生涯最艰难时期中全胜而归。“我对她很有信心。看她现在的身体状况,还能打好几年球呢!”
任凯懿从不担心刘晓彤的状态,“她会做好自己该做的所有事情。”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