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被灌输了”跑多了脚充血肿了“的先入思想,所以很多人来不及去思考人云亦云,如果仔细想想真的是全部都是充血肿胀的原因吗?
我看未必,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两个概念,希望你看完后能了解很多伤痛的原因,理解并重视足踝部力量训练的重要性,以后再给小白吹牛逼的时候多点技术含量。
功能性扁平足
功能性扁平足主要表现是不负重或者承受较小运动强度时,足弓存在,但进行较长时间运动或者跑跳等剧烈运动时足弓明显塌陷或消失出现扁平足。跑步落地时足弓承重约为3倍体重,三步上篮最后起跳足弓承重约为体重9倍,很多貌似正常的足弓并不足以支撑运动瞬间的冲击,功能性扁平足的出现多因为运动强度远远大于目前足弓的承重能力,因此虽然我们经常在站立位测试的足弓类型是正常,按照足弓测试推荐着鞋袜,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出现各种问题,比如黑趾甲、水疱,甚至足底筋膜炎等。
获得性扁平足
获得性扁平足比功能性扁平足更容易理解,字面看就是以前不是扁平足,各种原因导致后天变成变成扁平足。这里针对跑步人群,故只简单讨论跑步导致扁平足的主因。
获得性扁平足产生的主因:维持足弓的胫骨后肌、腓骨长短肌、胫骨前肌无法长时间维持长时间大强度负荷,反复多次的出现功能性扁平足,久而得不到重视,逐渐会向获得性扁平足发展。这种发展中趋势据我观察和了解的大致表现有:①脚长增长和或脚掌变宽;②小腿内侧中下段疼痛;③小腿前外侧发胀发紧。
当我们跑步或运动时出现以上三种情况不加以重视的话,足弓就会最后形成扁平足,就真的会形成足力健老年鞋所说的“老年人脚长脚宽”然后足力健根据情况适时加高鞋垫给足弓支撑,放宽鞋楦给脚掌松绑,因此能深得老人心。一旦获得性扁平足真的形成,以目前国人对自己身体重视程度,估计还没多少人完全理解矫形鞋垫的良苦用心,还停留在“矫形鞋垫=智商税”的阶段。鞋垫的对足弓的支撑确实能改变足底压力分布,缓解足部病患。
功能性扁平足和获得性扁平足有哪些隐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扁平足的出现必然导致下肢力线的旋转和偏移,如身体不能很好纠正或适应,常会导致膝关节慢性疼痛和下腰部的疼痛,影响运动成绩的发挥。
(博尔特的足)(博尔特的足)
认真的看看博尔特、艾佛森、甚至以前马家军的足弓多多少少都有扁平足的嫌疑,我们并不是要害怕扁平足,谁老了都躲不过扁平足的过程,我们只是想在自己有限的巅峰运动时间内延缓扁平足的发生。
我们能做什么呢?
短期缓解:我虽然很懂,但练得不够多,基本在32公里左右会出现明显的足底酸胀,能明显的感觉横弓疼痛,因此我在跑马拉松(长距离)之前都会用肌贴辅助足底。
长期预防:鉴于运动引起的扁平足多是因为运动强度超过足弓耐受,因此专门针对性的踝关节周围肌肉训练很有必有。常用动作有足底抓毛巾、提踵、负重踝关节屈伸、负重踝内外翻等。
具体方法和要求参考这篇文章。《踝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训练》
写在文末
训练计划的制定者是教练,训练的执行主体是运动员,运动员应及时详细的将自己对训练计划的身体反应告知教练员,教练应该根据运动员反馈信息制定更切实可行的个体化训练计划。
拿扁平足来举例,如果教练员在运动员出现胫骨后肌出现酸痛和脚型发生变化时抓住损伤变化特点,减少训练强度多增加肌肉耐力的康复体能训练,可能是会避免小腿骨膜炎的发生和延缓获得性扁平足的发生。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