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马在干旱少雨食物匮乏的沙漠环境中演化成长

李琬荔
导读 阿拉伯马原产于阿拉伯半岛,是古老的名贵马种,因其独特外貌被誉为行走的艺术品。阿拉伯马体型轻盈、四肢发达,有着短而宽的楔形前额,眼大

阿拉伯马原产于阿拉伯半岛,是古老的名贵马种,因其独特外貌被誉为“行走的艺术品”。

阿拉伯马体型轻盈、四肢发达,有着短而宽的楔形前额,眼大,眼球突起,两眼间距宽。人们常把脸侧凹、眼大有神、鼻孔大、身体匀称、头短优美、鬐甲丰实、腰短有力、身高在142-153cm之间的阿拉伯马视为马中精品。

阿拉伯马脖子很长,全身光滑,尾巴高高耸起,毛发如丝,奔跑起来体态优雅。据说,阿拉伯马之所以漂亮,与其独特的骨骼比例有关:马一般由18根肋骨、6根腰骨、18根尾椎骨构成,即“18-6-18”的比例,而阿拉伯马的比例为“17-5-16”。

阿拉伯马在干旱少雨、食物匮乏的沙漠环境中演化成长,致密的骨骼、适中的身高和体重、较长的肩胛骨、较长的胸围、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吸气量的大鼻孔等一系列独特的身体结构,成就了阿拉伯马的优良品质。

作为阿拉伯民族的重要分支之一,贝都因人视阿拉伯马为珍宝,在沙漠迁徙中,常将阿拉伯马带到自己居住的帐篷中生活。这种人马不离的相处模式,造就了阿拉伯马聪敏、亲近人以及易于驯服的特性。

沙漠中的阿拉伯马

阿拉伯马温顺,也兼具极高的警觉,对于外界的刺激并不敏感,有的阿拉伯母马在接近敌人战马时,不嘶鸣,不轻易暴露目标,极适合进行短途偷袭和长途奔袭。

公元7世纪起,随着战争,阿拉伯马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蹄迹。贝都因人骑着阿拉伯战马,跨越气候恶劣、连绵无垠的沙漠,将伊斯兰文明传播到阿拉伯半岛之外,阿拉伯马经西班牙传到欧洲腹地,后又传到了澳洲和美洲等地,继而分布到世界各个角落,并繁衍至今。

随着声名鹊起,阿拉伯马被很多国家引入,用来改良本土马,繁衍出一些新的优良马种。它在英国,是纯血马的祖先,在俄罗斯,为奥尔洛夫快步马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阿拉伯马又成为摩根马的祖先。

阿拉伯马的脖子很长

1934-1937年间,我国从原产地引入40匹阿拉伯马,养于贵州清镇马场,用于与蒙古马进行杂交、配种。杂交培育的第一代混血与第二代混血在体型、外貌和速度上有了显著改善,但囿于育马技术的落后和狭隘的市场需求,加上其体型较轻,在民间并不适合作为挽马,导致当时引入中国的阿拉伯马走向没落。

当下,优异的阿拉伯马主要分布在英国、、澳洲等及阿联酋、沙特等阿拉伯马发源地国家。相比中国,这些国家更重视阿拉伯马品种的培育,培育技术也较中国先进。

阿拉伯马选美大赛

例如,在培育轻型的骑乘品种时,这些国家常采用三元杂交的模式。一般以一个地方品种作为基础,用阿拉伯马与地方品种马杂交,用以改造马匹下一代的外貌,使其在外形上得到优化,再用纯血马与下一代杂交,以提高后代奔跑速度。而最终杂交所生成的一代,可以到国际阿拉伯马协会按半血阿拉伯马进行登记。

近年以来,引入到中国的阿拉伯马越来越多,如何与中国本土马进行大规模改良和应用于市场,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