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无论你是为了健康、快乐,还是为了追求好的成绩以在比赛中获奖,在平时的跑步过程中,都要讲科学而不是一味蛮干。否则,你可能很快就一身伤痛,既不快乐,也不健康,当然也不可能跑得快跑得长久。
这些原则包括:
第一条原则:循序渐进
有的跑者看人家动不动就半马全马,动不动10公里就刷出30几分的成绩,恨不得三五个月就赶上人家,甚至放出“人家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豪言壮语,以一种“人有多大胆,就能跑多远”的大无畏精神苦练,结果天天跑,跑很长,这是非常错误的跑步方法。
初跑者,应该以自己跑时不喘气比较轻松的速度,跑完不疲劳没有严重的酸痛不影响睡眠和第二天的工作为好。在距离方面,可以根据各人的基础和体质,从1公里到3公里甚至更短的距离开始都可以,慢慢延长跑动距离。每次延长距离为之前距离的百分之十左右。
初跑者应该先进行强度比较低的放松跑(心率在130左右),具备一定基础后,再适当进行一些中高强度的练习,但要严格控制强度和总量。
第二条原则:跑休结合
刚开始跑步,可以跑一天休息一天,慢慢过渡到跑二天休息一天。但是又不能休息过多,最多休息二天。无论如何,一周都要拿出一天来休息,最好安排在长距离之前一天全休。一般建议一天只跑一次,不要早晚都跑。
第三条原则:长短结合
无论是对身体的锻炼效果,还是以完成马拉松为目标,长期跑一样的距离效果都不理想。尤其是对于目标是完成全程马拉松的跑者来说,一周或者二周一次的LSD(长距离慢跑)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而言,短距离以十公里左右为好,跑得慢的不要少于6公里,跑得长的不要多于15公里,用时在半小时以上,一个半小时以下。而长距离一般在15公里以上,35公里以下,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到二个半小时之间为好。注意长距离跑并不是越长越好,一般不超过35公里,时间不超过二个半小时最多不超过三小时。
第四条原则:快慢结合
有的跑者天天以几乎同样的配速跑步,这样对心肺的刺激,速度的提高都效果不佳,平时的跑步应该将无氧跑(较大强度)、乳酸门槛跑(中上强度)、放松跑(中下强度)结合进行,以放松跑为主,适当进行一些较大强度的间歇跑、乳酸门槛跑(一周进行一次,高水平的可以进行二次),这样在保证身体不太疲惫的情况下,能较好的提高最大摄氧量,使自己在跑步时更游刃有余。
在一个训练周期内里,一周跑几次,哪天跑长距离,哪天跑强度最好保持稳定,并且逐步延长距离和加快配速,使自己在比赛前达到最佳状态。
第五条原则:全面锻炼
有的跑友天天只是单纯的跑步,这样效果注定不佳,必须进行全面的力量练习。跑步看似是双腿的运动,实际上他需要动用上肢和核心力量等。现在很多跑友都知道核心力量的重要性,但仅练核心力量(一般是指腰和骨盆)也是不够的,跑步除了核心力量,还需要上肢力量、大小腿力量和足弓力量。
所以应该是进行全面力量练习,哪一个部分都不能荒废。跑者一周最好进行三次左右的核心力量练习,可以安排在放松跑之后,也可以与跑步早晚分开进行。从难度较小的几个动作开始,逐步加大难度与数量。
除跑步外,还可以进行骑自行车、游泳、网球等其它项目来进行全面、综合的锻炼。
第六条原则:跑前热身
很多人穿上鞋出门就跑,于是一段时间之后小腿粗壮,肌肉酸胀,浑身疲软无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跑前没有热身。跑前的热身一般分成几部分,先慢走活动关节,然后慢跑五分钟左右身体出油润滑,再动态拉伸五分钟左右激活肌肉,之后快速跑二到三次每次150米左右刺激心肺,最后静态拉伸几分钟缓解肌肉紧张。当然不是每一次跑步都需要这么完整的热身,当跑得比较慢比较短时可以稍简单一些。
第七条原则:跑后拉伸
跑后不拉伸和跑前不热身一样,都容易造成肌肉的酸胀,影响身体的迅速恢复,长期如此导致各种伤痛的产生。跑后的拉伸以静态拉伸为主,最合理的方式是跑完先慢走几分钟放松,然后找一个安静、安全,有扶手、台阶的地方,做十到二十分钟(根据身体的疲劳度)的拉伸,然后回家休息。晚上睡觉之前,再进行十到二十分钟的拉伸,这样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可以较好的恢复。
第八条原则:精磨技术
很多人,是穿上鞋,完全凭感觉去跑,不知道该怎么跑才是合理的。较常见的问题有:步幅太大,腾空太高,小腿前伸,身体摇晃,脚落地内外翻等。长期用这种错误的技术动作跑步,会大大增加受伤的风险。
每一个跑者,应该在头脑里形成正确技术动作的一个基本概念,并且在日常的跑步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去体会、琢磨、改进,使自己的技术越来越趋向于合理。
对于每一个跑者而言,要追求的是最合理的技术,而不是最标准的技术。跑步的技术不存在标准一说,不同的跑者,所对应的最合理的技术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跑者,他在跑不同的距离不同的速度时,所对应的最合理的技术也是不同的。以在笔者看来当今世界马拉松技术最优秀的基普-乔格,他的技术也未必适合所有人。同样技术优秀的法拉赫,他跑五千米,一万米,马拉松,技术动作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跑者应该去探索自己在不同距离不同配速,以及不同阶段、能力的情况下,所相对应的最合适的技术。
技术没有最标准,但有他的基本规律,就是小步幅,快步频(最低180,优秀的跑者长跑时在190-200左右),重心放低,脚较为贴地,落地点在重心投影点以下或稍前,落地时脚型前后左右放平脚尖朝前(脚前掌、全脚掌、后脚掌都可以),双脚在一条直线上。落地时膝关节微曲缓冲,上身保持稳定微微前倾,手臂前后自然的小幅度摆动。
以此规律下,跑者去慢慢体会自己不同配速与能力阶段最合适的技术动作,达到轻松、自然、省力的状态。
第九条原则:慢跑起步
很多跑者,尤其是年轻的跑者,喜欢一开始就猛跑,然后越跑越慢,这是极不科学的。刚开始跑时,即使做了充分热身,身体也没有完全活动开来,需要一段距离才能使身体从心肺到肌肉完全进入状态。不少跑友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跑到5-8公里的时候,身体会特别舒服,产生我们常说的高潮,这就是身体完全活动开的表现。
人的心率达到170左右的时候,就进入了乳酸门槛区间,如果一开始跑过快超过乳酸门槛,就会产生乳酸堆积,于是整个过程就会背着堆积的乳酸跑,造成身体疲惫,越跑越累。
所以,正确的跑步方式应该是先以比较舒适的速度跑(前5公里比平均配速低5-30秒,也不是越慢越好),待身体完全活动开后再逐步加快速度,如果要进行超乳酸门槛的速度跑,可以放在最后2公里进行。
同样的10公里跑步,用时相同,先慢后快和先快后慢,身体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前者可能很愉快,而后者可能很疲劳。
第十条原则:合理补充
如果是长距离跑步,最好是跑前2小时左右补充面包、馒头、香蕉等,吃个七成饱。如果是短距离跑,可以跑前稍喝点蜂蜜水,吃点小面包或者香蕉。如果跑步距离是半马及以下,途中可以从五公里开始补充少量水,中间每隔一段补充一定水分(天气凉快也可以不补给)。超过半马的距离,可以在途中补充一些如能量胶、葡萄干、士力架之类的。注意补给一次不要太多,不要补充肥腻难吸收的食物,以般以水果、面包类为主。
很多跑友喜欢晨跑,由于经过一晚上的睡眠,食物已经消化得差不多,所以晨跑前最好提前半小时到1小时补充一些食物和水分,尤其是跑动距离较长,天气较热时,以免因低血糖而晕厥,这是晨跑时极容易产生的问题。
第十一条原则:适可而止,懂得放弃
近年来,跑步过程中发生过不少猝死惨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跑者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信奉上了跑道,就只有终点一个目标,这是很令人惋惜的。
人生的事,除了生死,都是闲事、小事,除了家,没有其它唯一的终点。跑步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值得我们去为它奉献宝贵的生命。
所以,适当的坚持是必要的,过于执着的坚持是无谓的。舒服就多跑一点跑快一点,不舒服就少跑一点跑慢一点,实在不行就放弃,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重来,只有生命不可以重来。
不要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跑步上,工作第一,家庭第一,多看看书,多陪陪孩子,让比赛少一些,所有的奖牌、PB都只是过眼云烟。
做一个正常的人,不要做跑步的疯子,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关心蔬菜和粮食,携妻带子, 奉老亲朋,过健康、幸福的生活。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