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打坐入定的各个阶段,打坐入定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入定坐姿:七支坐法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
2、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
3、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
4、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5、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
6、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
7、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请依照自己上师的传承为准。
8、再不行者双足交*散坐亦可。
9、2、脊直: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
10、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易呈后突,应注意纠正。
11、3、肩张:两肩应舒张但不挺胸。
12、2、3项的具体做法:坐好后以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
13、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
14、2、3项做好了,则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便于达到心静气沉。
15、4、手结定印于脐下: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
16、(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第一种。
17、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18、) 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19、5、头中正: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
20、这即利于颈锥正直,又可轻微压迫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便于入静。
21、6、双眼微闭: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
22、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之一静物上。
23、(此静物应①较小②单色③形状简单。
24、如念珠。
25、)如易散乱可闭上只留一丝光线即可。
26、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
27、7、舌舔上腭: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
28、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
29、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30、按七支坐法做禅修,就能够调整、保持内气,让生命充满活力,并能产生内在的觉悟。
31、扩展资料:打坐的注意事项:入手下静,先绝食腥荤香辣之物。
32、盖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至后天之气粗,而难伏。
33、香辣之物,性主轻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气散而不聚。
34、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荤香辣,专持清斋素食淡饭,以除原味。
35、不食过饱,过饱则伤神。
36、不食过饥,过饥则伤气。
37、此节饮食之道,不可不知。
38、2、静坐时心摇则气散,修了一点点精气神,不仅会从夫妻生活方面漏掉,还会从六根漏掉。
39、眼睛看多了是一种“漏”、耳朵听多了也是一种“漏”、嘴巴讲多了更是一种“漏”!六根都会漏。
40、为什么强调修行人上来第一步,就要关闭六根呢? 当六根关闭以后,精气神才会自动进入任、督二脉以及回到中脉里边。
41、3、打坐时面带微笑。
42、4、静坐胡思乱想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数呼吸,不数入息,只数出息。
43、当你数出息的时候,你把所有的一切,连自己的生命,一切烦恼、病痛,跟着出息放出去。
44、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体里头生瘤、生癌,让它一齐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
45、这样数息,身体马上就轻松了。
4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打坐 虚云大师开示——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
47、污染就是妄想执著,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
48、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著,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
49、否则就是众生。
50、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
51、因此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
52、妄想如何除法,释迦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一“歇即菩提”一个“歇”字。
53、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烁古今。
54、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紧要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
55、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
56、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
57、这两句话如果不做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
58、盖万缘缠绕,念念生灭,你还谈得上参禅吗?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参禅的先决条件。
59、我们既然知道了,那末,如何才能做到呢?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络索。
60、其次则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来清净,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与我自性相干。
61、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
62、我此四大色身,与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沤一样,随起随灭,无碍本体。
63、不应随一切幻事的生、住、异、减而起欣厌取舍。
64、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样,自然根尘识心消落,贪瞋痴爱泯灭。
65、所有这身子的痛痒苦乐、饥寒饱暖、荣辱生死、祸福吉凶、毁誉得丧、安危险夷,一概置之度外。
66、这样才算放下。
67、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叫作万缘放下。
68、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
69、分别不起,执著远离。
70、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体显露,至是,参禅的条件具备了。
71、再用功真参实究,明心见性才有分。
72、 日来常有禅人来问话。
73、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74、了此一心,本来是佛,直下无事,各各现成;说修说证,都是魔话。
75、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76、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切众生都是佛,直下认得此清净自性,随顺无染。
77、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心都无异,就是现成的佛。
78、不须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为,不劳纤毫言说思惟。
79、所以说成佛是最容易的事,最自在的事.而且操之在我,不假外求。
80、大地一切众生,如果不甘长劫轮转于四生六道、永沉苦海,而愿成佛常乐我净。
81、谛信佛祖诚言:放下一切善恶都莫思量。
82、个个可以立地成佛。
83、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发愿度尽一切众生,不是无凭无据,空发大愿、空讲大话的。
84、 上来所说,法尔如此。
85、且经佛祖反复阐明,叮咛嘱咐,真语实语,并无丝毫虚诳。
86、无奈大地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苦海。
87、头出头没,轮转不已,迷惑颠倒,背觉合尘。
88、犹如精金投入粪坑,不惟不得受用,而且染污不堪。
89、佛以大慈悲,不得已,说出八万四千法门。
90、俾各色各样根器不同的众生,用来对治贪瞋痴爱等八万四千习气毛病。
91、犹如金染上了各种污垢,乃教你用铲、用刷、用水、用布等来洗刷琢抹一样。
92、所以佛说的法门,门门都是妙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
93、只有当机不当机的问题,不必强分法门的高下。
94、流传中国最普通的法门为宗、教、律、净、密。
95、这五种法门,随各人的根性和兴趣,任行一门都可以。
96、总在一门深入,历久不变就可以成就。
97、 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
98、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彻见本性”。
99、这个法门,自佛拈花起,至达摩祖师传来东土以后,下手工夫,屡有变迁。
100、在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
101、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
102、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
103、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
104、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
105、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或是看话头。
106、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
107、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
108、目的,在以一念抵制万念,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
109、如恶毒在身,非开刀疗治,难以生效。
110、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来专讲看话头。
111、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谁?”;有的,看“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
112、晚近诸方多用看“念佛是谁?”这一话头。
113、其实都是一样,都根平常,并无奇特。
114、如果你要说,看念经的是谁;看持咒的是谁;看拜佛的是谁;看吃饭的是谁;看穿衣的是谁;看走路的是谁;看睡觉的是谁,都是一个样子。
115、谁字下的答案,就是心,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
116、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
117、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
118、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
119、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
120、由此你我知道,看话头,就是观心。
121、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就是心。
122、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观心。
123、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圆照清净觉相”,清净觉相,即是心,照即观也,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心。
124、所以说,看话头,或者是说看“念佛是谁?”就是观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
125、心即性、即觉、即佛,无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
126、清净本然,周偏法界,不出不入,无往无来,就是本来现成的清净法身佛。
127、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一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
128、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
129、从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
130、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
131、昔高峰祖师云:“学者能看个话头,如投一片瓦块,在万丈深潭,直下落底。
132、若七日不得开悟,当截取老僧头去”。
133、同参们,这是过来人的话,是真语实语,不是骗人的诳语啊! 然而为什么现代的人,看话头的多,而悟道的人没有几个呢?这是由于现代的人,根器不及古人,亦由学者对参禅看话头的理路,多是没有摸清。
134、有的人东参西访、南奔北走,结果闹到老,对一个话头还没有弄明白,不知什么是话头,如何才算看话头。
135、一生总是执著言句名相,在话尾上用心。
136、看“念佛是谁”呀!“照顾话头”呀!看来看去,参来参去,与话头东西背驰,哪里会悟此本然的无为大道呢?如何到得这一切不受的正位上去呢?金屑放在眼里,眼只有瞎,那里会放大光明呀?可怜啊!可怜啊!好好的儿女,离家学道,志愿非凡,结果空劳一场,殊可悲悯!古人云:“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
137、修行悟道,易亦难,难亦易。
138、如开电灯一样,会则弹指之间,大放光明,万年之黑暗顿除;不会则机坏灯毁,烦恼转增。
139、有些参禅看话头的人,着魔发狂、吐血罹病;无明火大、人我见深,不是很显著的例子吗?所以用功的人又要善于调和身心,务须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八玄机。
140、 参禅这一法,本来无可分别。
141、但做起功夫来,初参有初参的难易,老参有老参的难易。
142、初参的难处在什么地方呢?身心不纯熟、门路找不清、功夫用不上。
143、不是心中着急,就是打盹度日,结果成为“头年初参,二年老参,三年不参”。
144、易的地方是什么呢?只要具足一个信心,长永心和无心。
145、所谓信心者:第一信我此心,本来是佛,与十方三世诸佛、众生无异;第二信释迦牟尼佛说的法,法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
146、所谓长永心者就是选定一法,终生行之;乃至来生又来生,都如此行持。
147、参禅的总是如此参去,念佛的总是如此念去,持咒的总是如此持去,学教的总是从闻思修行去。
148、任修何种法门,总以戒为根本。
149、果能如是做去,将来没有不成的。
150、沩山老人说:“若有人,能行此法,三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151、又永嘉老人说:“若将妄语诳众生,永堕拔舌尘沙劫”。
152、所谓无心者:就是放下一切,如死人一般,终日随众起倒,不再起一点分别执著,成为一个无心道人。
153、初发心人,具足了这三心,若是参禅看话头,就看“念佛是谁?”:你自己默念几声“阿弥陀佛”,看这念佛的是谁?这一念是从何处起的?当知这一念不是从我口中起的,也不是从我肉身起的,若是从我身或口起的,我若死了,我的身口犹在,何以不能念了呢?当知此一念是从我心起的。
154、即从心念起处,一觑觑定,蓦直看去,如猫捕鼠,全副精神集中于此,没有二念。
155、但要缓急适度,不可操之太急,发生病障。
156、行住坐卧都是如此。
157、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缘时至,触着碰着,忽然大悟。
158、此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159、直至无疑之地,如十字街头见亲爷,得大安乐。
160、 老参的难易如何呢?所谓老参,是指亲近过善知识,用功多年,经过了一番锻炼,身心纯熟,理路清楚,自在用功不感辛苦。
161、老参上座的难处,就是在此:自在明白当中停住了,中止化城,不到宝所。
162、能静不能动,不能得真实受用。
163、甚至触境生情,取舍如故、欣厌宛然,粗细妄想,依然牢固。
164、所用功夫,如冷水泡石头,不起作用,久之也就疲懈下去,终于不能得果起用。
165、老参上座,知道了这个困难,立即提起本参话头,抖擞精神,于百尺竿头,再行迈进。
166、直到,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撒手纵横去,与佛祖觌体相见,困难安在?不亦易乎? 话头即是一心。
167、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遍一切处。
168、所以话头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下压:提上则引起掉举,压下则落于昏沉;违本心性,皆非中道。
169、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为极难、我告诉诸位,不要怕妄想,也不要费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著他,不随逐他,也不要排遣他,只不相续,则妄想自离。
170、所谓“妄起即觉,觉即妄离”若能利用妄想做工夫,看此妄想从何处起?妄想无性,当体即空,即复我本无的心性。
171、自性清净法身佛,即此现前。
172、究实言之,真妄一体,生佛不二。
173、生死 、菩提烦恼,都是本心本性,不必分别,不必欣厌,不必取舍。
174、此心清净,本来是佛,不需一法,那里有许多罗嗦。
175、参!入定未必非要打坐,念佛念咒也能入定。
176、打坐容易进入昏沉定、无想定或灭尽定里,如果白天进入之后,可能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白天入了前述等定,夜里就容易精神好没有睡意,出现失眠现象。
177、白天念佛念咒语就不同了,有佛号咒语要持,就不会入昏沉、无想、灭尽等定,另外佛号咒语还有殊胜的加持作用。
178、如果平时工作太忙,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那就专心的去做事吧,白天做事肯定很劳累,可以在下班后抽出一点时间进入无想灭尽定里休息一会,补充能量恢复状态,但是千万不能在里面待太久,半个小时基本上就够了,到时间一定要马上出来。
179、如果白天琐事太多,心非常乱,下班后依旧安静不下来,这种情况就不要再去打坐入定了,可以念佛念咒,通过加持力让心回归平静。
180、如果平时没事干,无聊的很,闲的妄念纷飞,杂念四起。
181、这种情况最好不要用打坐去打发时间,因为如果白天长时间的处在无想定灭尽定里,出来后会精力特别旺盛,导致夜里毫无睡意。
182、如果白天进入的是昏沉定,那就有点相当于白天睡觉了,也会导致夜里毫无睡意的。
183、所以,这种白天没事干的情况,最好是念佛念咒,可一念代万念,又不入昏沉、无想和灭尽之中。
184、最后要强调的是昏沉定、无想定、灭尽定等定,进去只是暂时休息一会而已,千万不要在里面待太久,人在那里面的是没有思想的,人如果没有清晰活跃的思想是无法开启智慧的。
185、(仅供参考)选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然后盘腿打坐,如果可以双盘的话尽量双盘,不能也可以先单盘,就是一条腿压在另一条腿上,男的左腿压右腿,女的相反。
186、双手结定印,尽量放空思想,不要想事情,念头都不要有,这样,慢慢的就可以入定了,但一开始可能入不了定,所以要坚持。
187、思想放空也要平时不执著方能做到。
188、打坐入定,有很多方法,但如心性不到位会走火入魔,一旦您练了打坐但心性不够的话,在打坐的境界里出现了其他您能看到或感官到的境界时,您的意念控制不住就会走火入魔。
189、如果心性够的话,您能不着相,这时才能有所收获或成就。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