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体方法师讲心经全集视频,体方法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关于禅修——体方法师 禅修的要领是,当感到焦虑时,要专注于焦虑;当感到愤怒时,要专注于愤怒。
2、 为什么要专注在这些情绪当中呢?因为要了解它们的本质,禅修者必须与它们相处。
3、只有与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完全正面的相遇,并能与其平等相处,而非逃避或排斥,禅修者才有机会了知心的本质。
4、 佛陀在《大念住经》中具体谈到了这个修习的要领:「当心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 如何才能实现佛陀教导的修行原则呢? 当贪、焦虑、愤怒等出现的时候,禅修者首先不能逃避,也不能排斥,而是要贴近它们。
5、 如果禅修者对这些心理现象只是漠视,或者对其关注不够,他就无法实现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的修行原则。
6、 现实的情形是,当禅修者感知到焦虑或愤怒时,他可能只是不断地抗拒或回避。
7、如果只是抗拒而不是贴近它,那一定会失去观察它们的最好时机。
8、所以,当贪爱、嗔愤、焦虑、昏沉等现起的时候,禅修者能否在那很短的时间内定住在当中而不抗拒,则是禅修的关键。
9、定住、观察而不抗拒回避,训练出这种能力非常困难,但它对禅修至关重要。
10、修行者能否与当下生起的各种情绪和平相处,并能保持谨慎细心的态度去观察,则是修习的关键环节之一。
11、如果这项能力被开发出来,我们就可以善加利用它,贴近身心,这给进一步的修习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12、 有一些错误的观念会障碍修行者贴近身心,例如,当遇到生气时,修行者可能会认为这是不好的情形,修行人不应该如此;可以想见,一位修行者如果这样认识生气,接下来他一定会采取回避掩饰的态度——大多数时候,这种回避掩饰的态度他自己并不意识。
13、 如果禅修者如此处理他与情绪的关系,他就很难与真正的负面情绪接近;如果一直不能贴近情绪,只是一味地回避,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的原则就无法落实在禅修中。
14、 对于修行而言,当生气出现的时候,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是面对它,不能让这种情绪一再的膨胀,最终引发愤怒;也不能回避生气,而采取压抑逃避的态度。
15、面对负面情绪,抗拒与回避都不是恰当的态度,但是,未经禅修训练的人,在无意识中一直是采用这两种模式。
16、 生气(我们以生气为例)出现的时候,禅修者首先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安于其中,这是非常困难的。
17、一些禅修者修习了很长时间,他依然会发现自己在内心深处不接纳这些负面情绪。
18、不论当下内心展现的是什么状态,禅修者必须安住于其中,这是实现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的前提,但是,安于负面情绪之中,既不符合一般人的理念,也不是稍加修习就可以达到。
19、然而,对于实际的修行者来说,安住于当下的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
20、修行者安住于当下的能力越强,他就有能力进入更深的禅修,这种能力可以引领他接近心的本质,进而体验心的真相,发现它们无常、苦、无我的真理。
21、 禅修的本质是与身心相处,藉此看清它们的究竟实质。
22、贴近身心,是为了清楚地了知它的本质。
23、 贴近身心的标准是,你能够接纳身心的各种情形,而不排斥——这是进一步禅观的前提。
24、 一旦能安驻在身心的当下,你就有条件进入更深的禅修领域。
25、 放松与当下的感受相处,而不做任何主动分析——禅修就成为了解身心本质的过程。
26、你面对的只是原本的东西,而不是以心造心,假造出来的事物。
27、 例如情绪,我们不说它们是什么,也不排斥它们,我们安住在其中,了知它们,然后会发现它只是无常的事物:生起、消失、生起、消失。
28、当你能看到这一点——无常,你的执着就开始松动,你才可能开始放下那些与生俱来的错误认知。
29、当禅修者能够时时刻刻留意到当下的诸多内心情形,即他能做到「留意当下」,他才可能会体验到情绪的「无常」特性,留意当下的能力中含有定力的成分。
30、 有些禅修者会认为,定力就是紧闭双目,安然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31、 其实,佛陀开示的八正道中的正定,是指面对禅修对像时的安住能力。
32、 禅修者有能力安住在他所要观察的目标上,这种面对五蕴身心时的稳定度乃是真正的定力。
33、不论生起什么现象,疼痛、昏沉、睡眠、生气、愤怒、焦虑与各种念头,禅修者都有能力安稳地定住在那里,如实面对,这才是定力的本质展现。
34、 禅修时,如果感觉到情绪生起,必须专注于它,即使最强烈最难以忍受的情绪,禅修者也应该竭尽全力,以勇猛的精神专注于它,并进行观察的活动。
35、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坚强的意志与超乎常人的定力,这就是说,你有处变不惊的能力,稳定在各种情绪当中而不排斥回避。
36、只有做到这种程度,禅修者才可以进入情绪之中去了解它的实相。
37、 当这一类情绪展现时,多数禅修者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担忧,然后找出理由,要解决这些问题。
38、我们可以看到,安住在身心现象当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39、表面上,我们是在对治它,其实,这是禅修者不能面对它们而采取的逃跑策略。
40、多数情况下,禅修者一再地采用回避或逃跑,或者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不但错失了观察身心的好时机,也是修行一再地与身心的本来面目失之交臂的主要原因。
41、 当不喜欢某些情绪时,人们会给自己找出诸多借口,然后理所当然地有理由产生排斥心理。
42、人们的生活就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模式,为烦恼找出理由,然后心安理得地进行排斥。
43、当一位禅修者很有经验时,他才能看到自己内心这种贯用的狡猾手段,它不停地给自己找借口,然后采取行动。
44、不找理由,只是安住在原本的身心现象当中,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45、 越有经验的禅修者,越能发现完全安住在当下的能力很不容易获得。
46、 与自己的理念不合时,人们会自然地生起抵抗,或者回避逃跑,这已经是人类潜在的本能。
47、禅修,似乎要与这种人类的本能较量一番。
48、由此可以看出,发展安住当下的能力多么困难。
49、对于以解脱烦恼为目的的修习者,训练出这种能力尤为必要;如果我们不能摆脱抵抗与回避这两种力量,禅修者就无法真正地接近心的本质,也就无法改变对心的错误认知。
50、如果禅修者持续地重复着以前对身心的错误认知,他就无法从痛苦烦恼中完全摆脱出来。
51、 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才能实现佛陀教导的「清楚了知」,即使安在当下的时间很短,也是与身心共处的时刻,这种时刻才是真正发现真理的时刻。
52、心理是否清净,情绪是否好,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禅修者能否真正平稳的安住在各种心理状态当中。
53、不论感受好或不好,念头多或少,心理混乱或清净,都能安住在那里而不动摇,这是禅修者需要长期磨练的一种能力。
54、外不住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
55、体方法师开示,禅定只有当下!当听经闻法时,不颠倒,正智正念现前,这个当下就是定!体方法师的禅定方法:1.在决心打坐以前,宜及早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只有戒行清净了,打坐念佛才能有效果;2.不管是得遇明师的法缘、对佛法的信心、还是打坐的境界觉受,都和平日的心行,所累积的福报分不开;3.注意饮食,饭后不要立刻打坐,也不要吃过於刺激或者太难以消化的食物;4.注意睡眠休息,不要在很困很累的时候打坐,甚至试图以打坐代替睡眠;5.参加共修活动或发愿自修需要圆满一定数量的,计数只计座上不计座下;6.念佛时,最好在佛(坛、龛)前,或者在面前放置阿弥陀佛佛像,作为所缘境,也可以帮助摄心。
56、体方法师 的禅定方法:一、在决心打坐(假定无师承情况下念佛)以前,宜及早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只有戒行(比较)清净了,打坐念佛才能有效果。
57、戒定慧,是佛法一切法门宗派共同的次第。
58、 二、于现实生活中,不忘以正知正见调伏烦恼,累积福德资粮。
59、不管是得遇明师的法缘、对佛法的信心、还是打坐的境界觉受,都和我们平日的心行,所累积的福报分不开。
60、也就是说,学佛修行,不限於坐上的那半小时一(几)小时,而是尽量落实到生活中的时时刻刻。
61、 三、注意饮食,饭后不要立刻打坐,也不要吃过於刺激(如五荤)或者太难以消化的食物。
62、 四、注意睡眠休息,不要在很困很累的时候打坐,甚至试图以打坐代替睡眠。
63、如此,会养成打坐时堕入昏沉的条件反射。
64、 五、如果参加共修活动或发愿自修需要圆满一定数量的,计数只计座上不计座下。
65、打坐念佛,如果计数,宜手持数珠。
66、 六、念佛时,最好在佛(坛、龛)前,或者在面前放置阿弥陀佛佛像,作为所缘境,也可以帮助摄心。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