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十载风雨,中国民航制造业迎来重磅时刻。
前不久,在中国东航召开的党组扩大会上,中国东航总经理、党组副李养民表示,首架C919飞机将于2022年12月交付东航。这意味着,C919已进入商业运营已进入倒计时,我们距离坐上国产大飞机,正计日而待。
C919飞机,全称COMAC919,是中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该机型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其性能与国际新一代的主流单通道客机相当,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
C919的商业化落地,不仅意味着“中国制造、中国技术追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又一个标志”。从更深一层看:机身、机体原材料等均出自中国企业之手,该种机型的成功研制,也将有力地带动我国民航产业链发展,乃至拉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民航工业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美国波音与欧洲空中客车,在全世界各自拥有数百家供应商,带动了西方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诸多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
C919对我国科技的进步,究竟有怎样的意义?
波音,美国科技的“起动机”
回顾二战史,终结战争的“小男孩”原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挂载原的B-29轰炸机,其实是美国波音公司的得意之作。当时,B-29是美国军唯一一款荷载满足携带原,并且航程足以奔袭的轰炸机。
褪去了战争的外衣,波音如今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据波音发布的2021年度财报,尽管公司出现了大幅亏损,但全年营收依然高达623亿美元,同比增长7%。与此同时,作为全球供应商超两万家且直接雇员超过16万人的大型航空企业,波音公司的单体营收占到了美国整体GDP的0.3%左右,在美国的整体经济架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时至今日,通过人才供给、科研支持、商业应用、政府支持,美国构建了民航工业这一涵盖多种学科、产业的庞大创新生态系统。而整个工业产业链的成熟,也使得民航科技有了跨产业赋能其他科技的能力。
以波音为例,其产业链外溢后,“肥水流到外人田”的部分,便足以让远离美国本土的受益匪浅。例如碳纤维巨头东丽,它的产业化之路便是伴随波音民机复合材料结构的批量生产同时实现的。
尝到甜头的通产省也曾对500项技术扩散案例做了研究,发现60%的技术来源于航空工业。如果将民用船舶业对产业的拉动以1元钱计算,那么家电为45元,汽车为80元,而大型客机为800元。从投入产出效益来看,每向航空工业投入一万美元,10年后可以产生50万~80万美元的收益。
由此可见,航空工业能够为全球科技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而对于企业归属国来说,具备成熟的民航产业链也将大大促进本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以大数据产业为例,早在2018年6月,波音便宣布和达美航空等5家航空公司达成交易,波音大数据创新团队拥有超过800名专家,将帮助这些航空公司提高燃油效率,节省更多时间和资金。
同时波音将自己的大数据部门命名为“Boeing AnalytX”,该部门旨在通过数据分析,为航空公司、军方或者其他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并增强波音工厂的创新能力。
此外在高端材料领域,近日美国制造(America Makes)宣布,波音研究和技术公司被选为Ti-6AI-4V增材制造材料许用值生成项目(GAMAT)的中标者,该项目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材料和制造理事会、制造和工业基础技术部门资助。
据透露,该项目的目标是克服缺乏可供工程师,以及设计师用于增材制造(AM)零件的人力资源和可用设计数据的问题。
除了上述技术领域外,基于在技术领域的长期沉淀,如今波音开始向更多的产业进行拓展。
据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研究中心统计,在2021年,波音公司获得了美国发明专利1260项,比上一年增长了12%,是全美专利数量排名第21的机构。其专利领域,主要集中在铁路、船舶和飞行器、成型加工作业、一般机械和武器、物理测量、物理信号和控制等5个领域。
可以看出,波音作为美国航空工业的老大哥,除了在航空业深耕外,也有能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甚至称之为是美国工业技术的“起动机”也并不为过。
所以,波音不是苹果,也不是可口可乐,更不是Twitter和如今的Meta,不能仅看它卖出了多少产品,在全球组建了多大的商业网络、提供了多少就业、拉动了多少GDP。波音的价值在于:它一旦倒下,波及范围不止于航空业,而是整个美国工业。
拥有C919,中国科技也能起飞?
1962 年,肯尼迪在莱斯大学做了一个题为《美国为什么要登月》的演讲。他说道:“ 我们决定登上月球,并非因为它轻而易举,而是因为它困难重重。因为这个目标将促进我们组成最佳的研究团队,并测试我们顶尖的技术和力量。”
如今,这段言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的航空工业。随着C919大飞机突破层层技术壁垒成功落地,打破波音与空客的民航市场垄断地位、确保民航工业的安全性,似乎不再是幻想。而构建成熟的民航工业,也有望将航空技术延伸至相关产业链,打开众多制造产业供给端的创新空间,从而引领国产高端制造产业的崛起。
据中国商飞提供的数据,为了保证飞机质量、提升安全性。我国大飞机采用的是“主制造商-供应商”的研制模式,主制造商即中国商飞,负责设计集成、总装制造、市场营销等,而供应商则负责发动机、机载设备、材料、部件等,供应商主要是中航工业集团。
而从推进国产替代路径的方面看,当前 C919 中的机体结构国产化率最高,机载设备(航电系统、机电系统)以合资为主,发动机仍然依赖进口。国内已经进入商飞供应链的企业,主要涉及机身、飞控系统、航电系统、雷达罩、整流罩、刹车系统、内饰等领域。其中,其他基础材料、电子元器件的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C919的成功带动了一大批本土上市企业投入到航空技术当中,提升了如系统工程、空气动力学、计算数学,以及人工智能中虚拟现实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使中国制造迈向更高台阶。
以C919大飞机一级供应商四川九洲为例,在10月26日发布的2022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3%,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25.57%。而对于营收的提升,四川九洲曾表示,利润的上涨与参与C919项目有着密切联系,令企业的发展受益良多。
而企业良好的发展,也使四川九洲有了底气去赋能更多产业。近日,四川九洲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其子公司九洲迪飞目前已有多款无人机防控产品推向市场。同时,该公司有源相控阵T/R组件所涉及的部分产品已经量产。这也显示出,四川九洲在军品和民品的重点领域呈现出了多点出击的态势。
除此之外,C919带来的红利不仅让大型上市公司走到了发展的风口,同样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繁荣。今年3月,成立于2021年6的上海鸿鹄骥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鹄骥航”)宣布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作为一家研发、生产、销售功能性涂层的商飞研发配套企业,该公司已在自清洁防结冰涂层研发取得了突破,有望在航空领域得到应用。而其研制的产品不仅将应用在我国民航领域,同时也将为其他产业赋能。
该公司投资人杨昊曾经表示,除了在航空市场,在国内很多高寒地区,每年冬天都会出现高铁路线,通信铁塔,光伏风电等受冰冻结冰影响无法正常运转甚至出现设施损坏,人工除冰和维护的成本极高,而鸿鹄骥航的涂层技术将有效解决或者缓解这种问题。
可见伴随着航空事业的起步,国内相关的产业链迅速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
此前,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重点技术领域路线图》,已将航空产业列入我国中长期产业发展的重点;而国务院出台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对航空产业做出了整体部署。
这便意味着,我国对于民航工业的重视程度正逐步提升,与波音、“空客”同在一个擂台掰手腕会是未来必然出现的局面。
逐步完善的我国民航工业产业链,也将迈向波音等老牌航空企业曾开辟的成功道路:技术积累赋能各大科技产业,成为科技强国的主要推动力。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